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

錢存在於這世界上的意義

其實~~追本溯源
錢(黃金)存在的目的是啥!?
我仔細的想了一想~~存在的目的是「避險」或「保值」
當初以物易物的年代
大家身上所擁有的東西
都是「容易壞」的,例如食物、基本器具
同時,為了希望在不方便努力(生病或老化)或是努力無效(戰爭或天災)的時候仍能換取「生活必需品」
所以在「能努力的時候多努力一點」,把努力的成果換成貨幣或黃金這類「保值品」
這也就是所謂的「儲蓄」,這是人類的「智慧」所產生的「衍生物品」

當擁有了「保值品」後,發現每個人對保值品的需求有不同的標準,也因此產生了「價差」
所以也產生了「利潤」與「經濟」,讓這些「保值品」產生了流動性

然而,這些保值品既然有價差產生了經濟與利潤,也有了流動,到底是流到哪裡去!?
通常是流到「相對於一般人擁有更多保值品」的人手上,也就是所謂的「富人」

當一個商品因有了差價而有「利潤空間」,如果你想要獲得這個產品
你通常要付出比原本成本更高的「保值品」來換取這個「產品」
一個家公司的老闆通常會在「多一個人可以製造出更大的利潤」的狀況下才會釋出職缺
而這個職缺會有「願意接受」的人接下來,賺取這些保值品
而為何這些人願意接受!?因為他缺乏保值品,需要這些保值品供應生活
所以出賣「比原本價值更高的勞力或智力」來換取

等到這些出賣勞力智力的人賺到一定程度的「保值品」
發現用勞力智力賺保值品是笨蛋,用保值品來賺更多的保值品才聰明(因為發現了價差與利潤)
所以當起了老闆,讓其他人貢獻勞力智力來讓他賺更多的保值品

擁有這麼多保值品(顯然嚴重超過自身需求)的目的是啥!?不外乎吸引異性的青睞
因為「一般人」都認為「擁有保值品越多的人越有保障」
然而依照不同的異性需求,針對擁有保值品多少的人會有不同的異性被吸引到
也因此產生了價值觀的差異(有的人認為錢夠用就好,有的人認為錢必須無止盡追求)
但是到了一個極端點,發現有些人擁有太多保值品(佔了太多優勢),其他人擁有太少(貧富差距過大)
就開始產生革命與戰爭(經濟秩序重新洗牌)

截至目前為止,這是我所認為這個世界的運轉模式
是不是很殘酷!?是,想不想改!?想,有沒有能力改!?我沒能力改,而且我正跟著做.......